理縣四項舉措助推基層組織建設
理縣以學習實踐活動為契機,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,著力“建、育、幫、激”四個字,全方位推動基層組織建設。
著力一個“建”字,筑牢戰斗堡壘,大力改善鄉鎮、農村干部和黨員隊伍結構。對13個鄉鎮、81個村領導班子進行全面摸底排查,分析排除存在的問題,調整交流鄉鎮干部4人,促進年齡、文化等結構合理配置,有效發揮基層戰斗堡壘在“兩個戰場”中的骨干作用。啟動第二批“百名干部下基層”活動,選派49名優秀年輕的機關干部到村任職,進一步充實了村級領導班子。制定“三培兩帶”的后備干部培養機制,培養村級后備干部202人,形成一支數量充足、素質優良、結構合理的村后備干部隊伍。
著力一個“育”字,提升能力素質,著力培養一支立場堅、作風硬、能力強的基層干部隊伍。深入開展雙同感恩報國教育活動、宗旨理念教育活動,充分發揮農村黨員干部的表率作用,增強帶領群眾致富和維護穩定的能力。組織20名婦女干部代表赴湖南培訓,采取集中培訓和現場考察相結合的方式,對81個村和5個社區黨支部書記進行培訓,進一步提高了農村、社區黨支部書記為群眾辦事的能力和水平。對13個鄉鎮的413名農民工開展免費建筑技術培訓,為災后農房重建提供了人才保障。扎實開展“雙語”培訓工作,編制《理縣藏羌日常用語200句》、《漢語嘉絨語日常用語對照》雙語教材。
著力一個“幫”字,改善民生條件,將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村、帶進戶。深入開展“領導掛點、部門包村、干部幫戶”活動,全縣35名縣級干部,51個縣級部門、9個鄉鎮的176名科級干部與209戶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,實現了困難群眾幫扶全覆蓋。大力實施“農村扶貧攻堅行動”和“八項民生工程”,全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,提升廣大群眾生存質量。截止目前,為群眾辦好事實事790余件,建設特色農產品示范基地10個,發展特色水果基地2000畝,精細蔬菜基地4700畝,鞏固無公害蔬菜基地4240畝,全縣蔬菜產量達8.5萬噸,蔬菜收入達3400萬元,大大促進了群眾增產增收。8條農村公路全面開工,71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全面啟動,77個“三相情”農村飲水灌溉工程項目全面完工,進一步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條件,讓每一村、每一戶都切實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。
著力一個“激”字,調動干事活力,進一步調動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。制定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機制,將未兼職的村支部委員納入保障范圍;制定《村(社區)干部績效考核實施細則(試行)》,對村干部實行績效考核,有效的提高了基層組織效能,更好的調動了基層黨員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。隆重表彰了“五好”鄉鎮黨委4個、“五好”村黨支部10個、先進基層黨組織11個、優秀鄉鎮黨委書記4名、優秀黨務工作者10名、優秀村黨支部書記14名、優秀共產黨員30名,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引領示范作用,在全縣營造了濃厚的干事創業氛圍,進一步凝聚了加快建設災后美好新家園的強大力量。